• 注册
  • 天文知识 天文知识 关注:1503 内容:873

    中子星—之发现篇

  • 查看作者
  • 打赏作者
  • 当前位置: 博科园 > 天文学 > 天文知识 > 正文
    • 1
    • Lv.19分子
      阿基米德🌏

      恒星爆炸后的遗留物堪称整个宇宙中最奇异的存在之一。白色恒星在诞生之初仅比太阳重8到20倍,它们产生的遗留物是中子星:在所有恒星中,这种星体最为奇特,密度也最大。白矮星的情况已经算是非常极端了,它的质量与太阳相仿,大小却与地球相当。而中子星比白矮星还要极端,恒星原初质量中其余的部分已经被抛射到太空中去了,遗留的中子星比太阳要重好几倍,却被挤压成了一个直径仅有几千的球体。中子星的密度高得不可思议,取自中子星的一茶匙物质可以轻松砸穿地球、落入地核。

      中子星的引力极为强大,要想摆脱它的引力,需要达到接近速一半的速度,这是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壮举。 仅在银河系内可能就有1亿颗中子星。在超新星刚刚爆炸后,残留的中子星温度高达10亿摄氏度,们认为它应当是在快速自转,不到一分钟就会自转一周。之所以会达到这样高的速度,是因为恒星尺寸发生了极大幅度的收缩,就像样滑冰运动员在将手臂收拢时会旋转得更快一样。这颗恒星的亮度会迅速变暗,温度也会冷却到仅有100万摄氏度。

      一般来说,中子星的自转速度也会减缓,但有时其引力会吸引邻近恒星的气体,导致这些恒星的自转速度高达每秒几百圈。某些中子星在旋转时会喷射出无线电波和X射线,借助专门的望远镜是可以观察到的。

      目前,们仍不能完全理解中子星内部究竟发生了什么:比起在地球上所能展现的环境,这些天体上的物理条件要极端得多。 在首次发现中子这种粒子之后不久,沃尔特·巴德和弗里茨·兹威基两人在1934年发表的第二篇论文中提出,有可能存在着由中子组成的恒星。最初,人们认为这些恒星过于暗淡,根本看不见,直到1967年,佛罗伦萨大学的弗兰科·帕契尼发现中子星的旋转可以产生一束无线电脉冲波。

      以上内容来源于《群星的法则

    • 生成海报
    • 小圈主
      Lv.29人类
      博科园VIP5
      靓号:12345
      笛卡尔❤️
      打赏了6金币
      回复

    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

      登录
      Lynne阿基米德🌏
      个人说明:醉后不知天在水,满船清梦压星河
      关注22 粉丝56 喜欢230内容155

      赞助商

    • 相互支持,合作共赢 Win-Win Cooperation

      邀请好友加入【博科园】有奖励啦♪

    • 任务
    • 偏好设置(换皮肤)
    • 博科园书签 自定义浏览器主页Tab 高效美观的浏览器网址书签标签页管理与导航
    • ★基于全球领先的AI4.0大语言模型 知识问答 内容创作 AI绘画 AI音乐 代码编程 生活办公 对话聊天 样样精通 超强大的AI助手★
      博科园AI
      有疑惑?万能AI为你解答
    • 切换夜间模式
    • 博科园支持全球近百种语言翻译切换|页面格式仅适配中文|点击选择语种
    • 到底部
    •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:
      注意:部分手机移动网络下载会无反应(疑似手机信号和或系统限制)需要切换WiFi连接才能下载海报成功
      关闭窗口
      下载海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