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注册
  • 物理 物理 关注:320 内容:42

    关于超导定义、原理与应用的简单介绍(3)

  • 查看作者
  • 打赏作者
  • 当前位置: 博科园 > 耀星科普协会 > 物理 > 正文
    • 6
    • 小圈主
      Lv.9高能中微子
      麦克斯韦
    • 博科园AI人工智能助手 图灵
      [ AI在线 ]
      __
    • 科普驿站  第八十六期

      主题:关于超导定义、原理与应用的简单介绍

      科目:物理

      难度:B1

      时间2020.11.14

      讲师:莫特相变的皮卡丘

      7 超导的一些应用

      依据超导的两个性质:零电阻效应以及迈斯纳效应,我们可以很容易想到超导材料的各种神奇应用,比如作为导线减小电阻,或者是利用磁体排斥实现磁悬浮。相比传统的磁悬浮技术,超导磁悬浮是更加优越的。首先,两块永磁体相互排斥,要求必须同磁极相对。如果两个磁极稍微错开一定的距离,由于一推一拉两个力不在一条直线上,悬浮的磁体就会立即失去平衡而旋转掉落下来。现在上海运行的磁悬浮列车是采用两个电磁铁相互排斥的,由于上面描述的原因,这样的系统对平衡性要求会更高一些,无形中阻碍其大规模发展。而超导磁悬浮则不受此限制,因而具有更广阔的前景。

      关于超导定义、原理与应用的简单介绍(3)

      图 3 约瑟夫森结的示意图

      关于超导定义、原理与应用的简单介绍(3)

      图4 SQUID结构示意图


      事实上,除了超导这两个常见的性质,超导材料还可以制成半导体。在两层超导材料之间夹上一层绝缘薄形成s-i-s结构,就形成了约瑟夫森结,197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。约瑟夫森的贡献在于,将超导材料纳入了现代半导体学的框架内,极大地加强了感应元件的精度。sis结构的约瑟夫森结在理论上看,有两种效果。当两侧的超导体之间无外加电压时,将其放入磁场内,结上可以存在一股极小的超导电流,也就是超导电子对的隧道电流。这一点显然与欧姆定律是不相符合的。超导电流的临界值(也就是图5曲线与y轴的交点)依赖与外加的磁场。利用这个性质,可以制备精密的磁场测装置。而对两侧的超导体加以直流电压,隧道电流将会变成交变的超导电流。如果外加交变电磁场,内部的交变电流将被调制成直流分量,在直流的I − V 曲线上显示为一系列的台阶,叫做夏皮罗台阶。

      关于超导定义、原理与应用的简单介绍(3)

      图 5直流约瑟夫森效应:隧道电流

      关于超导定义、原理与应用的简单介绍(3)

      图 6 交流约瑟夫森效应:夏皮罗台阶


      把两个约瑟夫森结连在一起,形成一个环,就制成了著名的超导量子干涉器,简称为SQUID,恰好和乌贼同名。SQUID的结构如图4所示。环的一端向另一端通有电流,因此两个约瑟夫森结上都包含了交变的超导电流。当环中没有磁场时,两个约瑟夫森结两端的交流电信号相位差相同。然而当环中有磁感线穿过时,两个约瑟夫森结上的交流信号相位差将发生变化。实际上,这个变化就是两个交变的超导电流之间发生的干涉效应,就像学里的双缝干涉一样。


      SQUID环拥有极高的灵敏度,其可以检测到环内部低至2.0×10−15Wb的磁通量。对于磁感线垂直穿过SQUID环的情况,假设其直径为10cm,则面积大约为0.0078m2,可知这样的SQUID环可以检测到低至2.6 × 10−13T的磁场。作为对比,地磁场“高达”5×10−5T,甚至连月球也含大约1×10−9T。这样精密的磁感应强度测量仪器,即使用来测量月球表面的磁场,都能至少精确到小点后3位,可谓是了不起的发明。


      8 当我们展望未来

      从昂内斯发现超导,到现在,以及过去了一百多年了。古希腊的哲学家,提出乌龟与人赛跑这一悖论的芝诺说过:我们的知识就像一个圆,圆内表示我们知道的,圆外便是我们不知道的,随着我们知道的越多,我们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更多。在这一百年里,随着伦敦方程、金兹堡-朗道方程以及BCS理论的陆续提出,超导这一现象看上去已经研究得比较透彻了。然而越来越多的新现象浮现了出来。


      超导石墨烯与“魔

      在2004年,来自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两位科学家盖姆和诺沃肖洛夫发现,使用一种特殊的胶带,可以将层状排列的石墨一层一层撕开,最后只留下单层石墨,叫做石墨烯。石墨烯是单层平面,其中的碳原子彼此之间形成六边形的蜂巢结构。从化学的角度讲,碳原子倾向于形成4个化学键,显然石墨烯这样的sp2单层六边形结构无法保证,因而每一个碳原子都将贡献出一个未成键的pz电子,与苯环类似。然而石墨烯所包含的原子数远远多于只有6个碳原子的苯环,这些所有的pz电子都垂直于石墨烯平面,形成一个巨大的大π键,给石墨烯带来了异于寻常的电学光学性质。盖姆和诺沃肖洛夫因此荣获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,这个奖也被誉为“胶带撕出来的诺奖”。这种优秀的材料很快吸引了凝聚态物理理论学者的注意。早在大约2007年的时候,人们开始利用一种叫做紧束缚模型的理论,处理石墨烯以及石墨烯叠层的各种物理性质。到2010年,理论计算表明,将两层石墨烯错开一定的角度并叠加,将使石墨烯进入超导状态。然而制备这样的转角石墨烯是如此困难,直到2018年才为一位时年21岁的麻省理工博士所制成,这位博士叫做曹原,是成都人,并因此被《自然》杂志评为2018年影响世界十大科学人物之一。这一论文当年颇有一种洛阳纸贵的热度,身边无论是做宇宙学的,还是高能物理实验的,从餐厅到游泳池,人人都在谈论魔角。


      魔角石墨烯其实涉及到一个复杂的对称问题。原本的石墨烯是单层的正六边形结构,因此具备平移一个格子,以及旋转60◦整数倍,并保持和原来的形状相同的对称性。对于两层石墨,这样的对称性变得极端复杂:

      关于超导定义、原理与应用的简单介绍(3)

      图 7 魔角石墨烯


      从图7的右边,我们可以看出,魔角石墨烯呈现了非常复杂的纹:在大范围内具备了平移与旋转60◦的对称性。这样的复杂对称性带来了复杂的能带与导电性质。其实这样的复杂花纹大家都很熟悉:拿出你的手机,找一块屏幕拍照,看看上面有没有复杂的彩色条纹?对,这就叫做摩尔纹,也就是两个规律性的格子按一定的角度错开,再重叠到一起,就可以看到规律性的明暗变化了。


      高温超导

      超导体是很美好的材料,然而像银那样接近零下270摄氏度的转变温度,实在不是一个能轻易达到的温度。达到零下270℃需要使用液氦,这样的液体价格相当昂贵,并且是不可再生资源(因为He原子很轻,可以轻松地逃离大气层)。相对更容易达到的低温液氮温度,这种占据大气78%的气体很容易液化,但其温度“高达”零下196℃,也就是77K。如果超导体的转变临界温度能达到这一温度,无疑能快速推进超导的使用。1986年是发生转折的一年。当年伯诺兹与缪勒发现La-Ba-Cu-O体系的超导临界温度高达35K,从而开创了高温超导的时代,这两位物理学家获得了1987诺贝尔物理奖。我国的赵忠贤院士于同年制成了当时全世界最高温的超导:48.6K的La-Cu-O体系。首先突破液氮温度的超导体于1987年被制造出来,来自台湾的两位华人物理学家吴茂昆(中国物理学会会员)和朱经武(中科院院士,这位大佬是大数学家陈省身的女婿)制成一类超过90K临界温度的Y-Ba-Cu-O(YBCO)合金。随着Ba-Cu-O体系火遍世界,超导转变温度很快超过了100K。超导体的商业化也不断推进。上个月,在上海徐汇区,全世界首条利用液氮的“长距离”高温超导电缆投入运营。这条电缆全长1.2km,计划使用35kV超导直流输电代替传统的220kV交流输电。这条电缆包含一个90◦的转弯,尽可能模拟了复杂的实际情况,成为了超导走进人类日常生活的一个里程碑。


      细心的同学已经注意到,以最著名的YBCO超导为例,相当一部分超导材料包含稀土元素,例如La(镧)、Y(钇)、Ce(铈)。常温下的CuO通常是绝缘体,但是以适当的方式掺杂其他金属元素,特别是稀土元素,平淡无奇的绝缘体竟然变成了超导体。稀土这一工业维生素威力可见一斑。

      室温超导

      事实上,液氮也并不总是那么方便的。以上面的电缆为例,1.2km的超导电缆需要全程使用液氮降温,无疑是一笔巨大的开销。如果可以实现常温超导,这无疑将推进一轮新的技术革命。想想一下:失去了直流电阻,芯片的发热将大幅度降低,手机与电脑必将在功耗显著降低的情况下获得性能的提升,同时没有电阻限制的电动机功率将得以大幅度提高。遗憾的是,常温常压的超导到现在仍未实现,这样的超导被誉为现代物理学的“圣杯”。


      今年10月,《自然》杂志在封面上放了一篇石破天惊的文章,来自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研究者通过激光促进H、C、S元素发生光化学反应,制成了临界温度为15◦C的超导材料。

      关于超导定义、原理与应用的简单介绍(3)

      图 8 室温超导的实验设施


      15,也没有很高吧……等等,单位是摄氏度?


      这篇文章迅速引爆了全世界。图8是实验装置。将碳和硫按一比一的比例混合,把混合物碾成小颗粒,然后在注入氢元素的同时将这些小球挤压在两颗钻石对顶砧之间,对混合物使用x射线激光照射,以使得硫与碳分子间的化学键断裂并重新组合。这样得到了一种直径仅有数微米的晶体。遗憾的是,这种晶体在低压下极不稳定,但它具有超导的性质。很遗憾,这种超导材料需要高达数百万标准气压的压强,并且数量稀少,只有10−9mL体积,显然不具备任何实用价值。但是,这样的研究给了我们新的启发:未来常温常压的超导,是否就在含氢的化合物或者混合物里面实现呢?与传统的Cu、O无机体系一样,这些有机超导原理更为未知,无论在理论还是时间上,都长路漫漫。


      说起来,很重要的一个科学思维,就是联想。在科学史上有一个实验,与这次的常温超导有一点点相似,这就是探索生命起源勒实验。该实验也是将一些无机混合物加热然后加电火花,最后得到了氨基酸。虽然本质与条件上完全不相同,但这无疑提出了一个思路。

      9 结语

      从超导的发现到现在,已经过去100多年了。在这100年里,人们经历了最初的好奇与狂热,以及理论无法解释的低潮;经历过突然发现超导温度日新月异的惊喜,也面临着突破极限的困难。超导作为凝聚态物理的重要组成部分,而凝聚态物理又是现代物理最热门的领域之一,理应获得大家更多的了解与关注。希望未来有一天的早晨,我们能在新闻中听到:常温常压的超导被成功实现,人类迈入下一场科技革命的伟大时刻已经到来。


      【本文为耀星会作者的原创作品,未经允许,禁止盗用、转载、篡改文章,否则耀星会和作者将追究版权责任。】

      更多科普资源和答疑,请加入耀星会科普官方QQ群433646418

    • 生成海报
    • Lv.3弦理论长度
      普朗克
      支持一下
      回复
      Lv.19分子
      麦克斯韦
      赠送了礼物[棒棒糖]
      回复
      Lv.44猫眼星云
      飞越太阳系
      科普驿站
      回复
      Lv.44猫眼星云
      飞越太阳系
      打赏了3金币
      回复
      Lv.15铀原子核
      李时珍

      长知识了

      回复
      Lv.28蜂鸟
      博科园VIP6
      林奈
      涨知识了 [s-70]
      回复

    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

      登录

      赞助商

    • 相互支持,合作共赢 Win-Win Cooperation

      邀请好友加入【博科园】有奖励啦♪

    • 任务
    • 偏好设置(换皮肤)
    • ★基于全球领先的AI4.0大语言模型 知识问答 内容创作 AI绘画 代码编程 生活办公 对话聊天 样样精通 超强大的AI助手★
      博科园AI
      有疑惑?万能AI为你解答
    • 到底部
    •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:
      关闭窗口
      下载海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