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角座星系(M33、NGC598)是位于三角座的一个螺旋星系,距离大约314万光年。三角座星系在本星系群中是第三大的星系,比邻近的仙女座星系和我们的银河系略小一些,并可能受到仙女座星系的重力约束,但在宇宙中仍可算是一个大的螺旋星系。双鱼座矮星系 (LGS 3),是本地群中的成员之一,可能是三角座星系的卫星星系。
在良好的观测环境下,三角座星系能以肉眼直接看见,这使它成为无需装备协助或支援就能看见的星系,但是很容易与邻近的NGC 752混淆。
在2005年,使用VLBA(超长基线阵列)的观测发现在三角座星系相对的两处各有一个水微波激射,这是第一次能对三角座星系进行角自转和自行的估计。测得的数据为相对于银河系以190 ± 60 公里/秒向仙女座星系接近。
一般资讯
三角座星系可能在1654年之前就被Giovanni Batista Hodierna发现了,并将他与疏散星团NGC 752列在同一个集团中。在1764年梅西尔又独自的发现他,并在8月25日编为目录中的M33。在1784年9月11日,威廉·赫协尔又独自将他编入星表中,编号为H V.17。他也是被罗斯3世伯爵(罗斯勋爵)确认的第一批“旋涡星云“之一。
赫协尔也将三角座最明亮和最巨大的电离氢区(包含电离的氢在内,扩散的发射星云)单独的编入目录中,编号为H III.150,而现在也还将他编为NGC 604。 由地球上观察NGC 604位于三角座星系核心的最北端,是已知最大的电离氢区,直径约1,500光年,有着和猎户座大星云相似的光谱。赫协尔还另外标示了三个较小的电离氢区域(NGC 588、592和595)。
距离
至少有两种技术曾用来测量M 33的距离。在2004年使用造父变星的方法,测得的距离是277 ± 13万光年(850±40 kpc)。
在2006年,一组天文学家宣称在三角座星系中发现了食双星。在对这组食双星进行研究之后,测量出这对食双星的大小。知道了大小和温度之后,就可以推算出绝对星等。当绝对星等和视星等都知道之后,就可以计算出距离了。这样算出的距离是310±20万光年(940± 70千秒差距)。
将这两个数值平均,得到的距离是292 ±13万光年(895 ± 40 千秒差距)。